日前,镇海区文保所成立了古籍保护利用工作室,具体负责日常性的古籍管理、修复、利用、研究等工作,并向社会开放。
据镇海区文保所普查统计,全区共藏有古籍1396套、8750册,并体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古籍统计年代的区间为明代至民国,且以清代、民国时期为主。早期的主要有明代弘治《百川学海》善本,明代崇祯刻本《潜确居类书》,明万历刻清乾隆续刻本《明州阿育王山志》等。二是古籍种类较为齐全,经史子集几大类都有,另有地方志、宗谱等。三是为数不少的古籍皆为宁波、镇海“印制”。如清道光咸丰镇海姚氏刻本——清代姚燮《大梅山馆集》,清光绪十四年(1888)薛福成宁波崇实书院刻本——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民国五年(1916)宁波钧和公司铅印本——周茂榕《晚绿居诗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