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资讯
给文化遗产一份内心的情感共鸣
2015-09-08  浏览:0
99古建网(srN!zt7[j

来自中法志愿者平江路文化遗产“体验式”工作营的启示

GO0^z.{}C~0 99古建网!m4ff?)O8V

本报记者 周伟蔚 沈红娣

.QBOS*sg*f'C0

N'a1ujA$Q[+K0古建、古城、古国,因为“古”而悠长,也因为“古”而割断了和当下生活的关系。从9月4日到9月14日,来自中国和法国的14名志愿者,对平江路上的四处年久失修的文物古建进行维修清理。法国REMPART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项目落户较好地保存了古城风貌和古建筑特色的平江路,这也是中法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首次进行的民间交流。一次活动,来得很快。一种生活方式的形成,却需要漫长时间的磨合。平江路中法志愿者工作营却留给了我们诸多思考。

ql [4Lg(``,e0

h Q \{N'_Xlnl:J0法国古堡对话清古建交流中发现对方的美99古建网(Iem2Za2C3[?J@

99古建网H/N1o9YdkV8A

Thomas是工作营中的一名法国志愿者,黑头发黑眼睛的他看起来与大部分法国人不太一样,原来Thomas的爷爷是一名中国人,这也是他的“寻根之旅”:“因为爷爷的原因,我对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和历史很感兴趣,所以报名参加了这次工作营,通过在中国两周的工作、生活,对这一切我有了很深刻的印象。 ”99古建网K,T:b-Mo,pBC8G

@b b(@(xN^2D0这次工作营里,Thomas几乎参与了古建修复的全部步骤:木工、石工、泥瓦工、测绘……Thomas告诉记者,自己在法国时就经常参加REMPART的活动,在假期曾经去过法国的郊区,那里有很多古堡在战争中遭到破坏,“我常去那里,看看自己能不能帮上忙。 ”Thomas说中国古建的修复与法国的建筑修复不太一样:“我们是把水泥调好,然后把大石头往上面一扔就可以了。在中国则要用砖头一块一块往上砌,用的还是很传统的石灰,比我们精细。 ”99古建网 K$Fi_(X[gVD

;WF1~I5~`\0擅长玩浪漫的法国人也给小桥流水、细致婉约的平江路带来了别样的感觉:一堵青砖墙,普通人砌的时候都是规规矩矩地摞砖头,但是这些法国的志愿者却将它们玩成了泥塑展示板,仙鹤、喜鹊、鸽子、莲花……一个个极富中国特色的图案附在墙上,平添了许多韵味,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让中国志愿者们惊艳不已。99古建网+q+d9fH/dZ4b

99古建网(YFu5X9M}p,M

为大众介入遗产保护搭起一座桥99古建网 c Xf/T'L Mu"uA y

99古建网&R0xU0pm-N+bq

短短两周的工作其实对于提高志愿者们的古建修复水平并不能起到什么太大的作用,用他们的老师、专业瓦工傅伟根师傅的话来说:“他们的水平刚刚入门,离合格还差得远。 ”但是在参与实践中了解古建筑修复的过程、提高志愿者对于文化遗产的亲切感和认同感,这才是两周工作营的目的,“文化遗产如果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就很难造成更大的社会影响。 ”此次项目的工作人员杨青告诉记者。99古建网R*[s-V%a cdgb

*ETud,uG3Ny m0工作营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往中国的遗产保护活动都是由专家、学者操作,一些文化遗产保护的活动仅仅靠语言、文字或者参观来进行,很难让大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市民买了门票参观文化遗产,但是看完了并没有共鸣,更不要提产生什么亲切感。 ”这次的工作营通过两周的实践活动,不但提高了志愿者的知识和动手能力,更是让志愿者对于文化遗产的修复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通过实际参与很好地将文化遗产保护的观念灌输给他们,为普通大众介入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一个途径。

?IMW;? s.h Y0

Al4K+i BFV;H1c"O0在民间首次“牵手”中法遗产保护引关注

%T%N,A&T2g0

Rn Q_.U1Xt*I9[0来自法国的大学生Anais正在砌一堵即将完工的墙,半米高的空斗墙使用的是石灰、黄土和沙子调成的黏合剂,这堵墙是平江路242号一座清代古建的修复工程的一部分,也是Anais在平江路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中工作成果的一部分。“这两星期我不仅仅是砌了一堵墙、凿了一块石头,而且对于中国的建筑和中国的文物古建筑乃至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Anais这样总结自己在中国两周的收获。

7ta? lv7|'Mh0 99古建网4T$G}2kP5` r"khm+S

法国REMPART联盟成立于1966年,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世界文化遗产,2011年REMPART首次与中国合作,苏州凭借其较好的古城风貌和大量古代建筑遗产,幸运地成为首批与REMPART合作的中国城市。在这次平江路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里,中国的7名志愿者全部由普通市民组成。通过两国民间志愿者的交流和合作,共同修复文化遗产,以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这种模式在全国还是第一次。“人们经常会问,文化遗产保护到底干什么用?而这些语言文字的表达无法引发共鸣,反而是参与其中的体验更有亲和力。 ”杨青说,当有一天,你会用谈论自己房子的心去看待那些老房子;当有一天,政府的平台能够打开,那些老房子向热爱它的人们敞开……如果此次工作营的开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而这种模式能够得以推广,那么文化遗产保护的春天将不会太遥远。

| c,G Rz I(Y0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