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资讯
中国古建筑学会-新闻动态
2015-09-07  浏览:0
 
2011-06-22 02:55   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青墙、黛瓦、白地;荷塘、小桥、翠竹、飞檐斗拱的古民居连成一片,几间门楼肃穆高耸的祠堂错落其间,黄埔村重焕百年光芒。笔者昨日从海珠区举行黄埔村改造开发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黄埔古村改造一期工程基本完工,9栋古建筑不日将新装迎客。黄埔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黄埔村的保护开发过程充分尊重民意,只要村民不同意,绝对不动一砖一瓦。
能修补绝不换新
作为海珠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之一,黄埔村的一期改造工作于去年开始,其“抽梳保旧、完善配套、适度开发、商业运作”的原则引发社会关注。
昨日,笔者来到黄埔村,只见路面整饬已基本完工,几栋古建筑的修缮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在胡氏宗祠、左垣家塾、姑婆屋等古建筑门前,村民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纳凉聊天。
“改造肯定好啦,修成老样子,我们老人家很开心。”在化隆冯公祠门口,冯伯笑着说。
在子牙居,笔者看到来自广州房建古建筑事业部的工人正在修复屋内的落地花罩。由于年久失修,花罩一部分虫蛀变质,一部分残缺破损,但工人小心丈量,并反复新木板上修改零部件图纸,将之修缮。“我们不会丢任何一件还可以用的东西,不管是砖瓦还是家具、窗花。”广州房建古建筑事业部经理朱秋利说,就是修复窗花,所用的木料也与古木料一样。他说,为修复9栋古建筑,公司动用了大批专家和技术人员,将灰塑、砖雕、木雕等一一复原。
大部分资金“入地”
除了祠堂的飞檐重阁,雕梁画栋,黄埔村的荷塘、石街、绿树、小桥也别有一番风味。行走在黄埔村,仿似走入一副岭南水墨画,石板青苔、河畔绿树、屋檐杂草,无不露出生气。
据介绍,黄埔村规划保护范围约18.60公顷,而第一期改造范围6公顷。项目工程包括市政工程、立面整饰工程、景观绿化工程、古建筑修缮工程和水利河道工程五大部分。“虽然工程量很大,但实际上,除了对古建筑、公园的修缮保护外,很多资金都投入了‘地下’。”海珠区更新办负责人说,由于担心破坏谷村原貌,施工方对每一项工程都慎之又慎,大到屋顶房梁,小到窗花,都要反复听取专家意见才确定修缮方案。不过,对于“三线下地”、“雨污分流”这些地面以下的工作,有关部门要求高规格进行改造。
以村民意见为准
据了解,黄埔村一期改造项目已基本完工,9栋古建筑将于下月初迎接检查验收,而道路、公园等项目的修缮已完工。然而,笔者昨日发现,在黄埔村内,仍有个别新近建设房屋没有动迁,也有个别古建筑屋顶杂草丛生。
“我们的改造工作以村民意见为准,村民不同意,我们不动一块砖。”昨日,海珠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城中村改造的目的之一即是让村民得到实惠。
“这些都是群众得实惠的好事,所以做好事更要听群众意见。”该负责人介绍,在一期项目中,有关单位对一期沿线227户居民进行逐户上门走访,共收集到67户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目前除6户意见还在整改过程中外,其余已全部整改完毕。琶洲街道办负责人介绍,改造黄埔村就是要提升村民的生活居住环境,做到既保护又改善,所以区、街和村都对村民的意见建议十分重视,在整个改造工作中,除了在街、村设置意见箱和办公联络点外,还将走访每一户涉及改造工作的村民,做到充分尊重民意。
 
南方日报记者 闫业伟 通讯员 邓莉
 
 
 
打赏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