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模型
宋式斗拱和清式图片,斗拱外檐斗栱和内檐斗栱的命名和识别及斗拱的发展
2020-05-14  浏览:327
8 / 13
http://www.99gujian.com/file/upload/202005/14/083442791.jpg
图中依次为单杪四铺作(一:栌斗、二:栱、三:耍头、四:衬方头)、单杪单昂五铺作、单杪双下昂六铺作里转五铺作和双杪双下昂七铺作里转六铺作。
http://www.99gujian.com/file/upload/202005/14/083443291.jpg
斗拱,主要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安置于飞檐翘角之下,立柱与横梁的交接处,有一类精美的木结构件,是它撑起了飞动轻盈的屋檐,在夜晚的灯光下更显庄严之美。在北方称斗拱 南方称牌科。
http://www.99gujian.com/file/upload/202005/14/083444431.jpg
在建筑物的部位关系上,斗拱有三种不同的位置:一是在柱之上,二是在柱间额枋之上,三是在屋角,根据清代《工程做法则例》的命名,这三种分别叫柱头科、平身科和角科。
http://www.99gujian.com/file/upload/202005/14/083446741.jpg
斗拱的样式,有极简单的,也有极复杂的。纵观中国建筑史,斗拱的变化极为显著,经历了十分复杂的过程。然而又有规律可循。例如,斗拱最下面一层为大斗,又名坐斗,是斗拱最下层的承重构件,呈方形,斗状。
http://www.99gujian.com/file/upload/202005/14/083446631.jpg
第二层,在平行于面宽方向,安装一件正心瓜拱;垂直于面宽方向,安装一件头翘;在头翘两端,各安置一件十八斗;
http://www.99gujian.com/file/upload/202005/14/083447991.jpg
第三层,在面宽方向,正心瓜拱之上放置正心万拱一件;头翘两端的十八斗之上,各放一件单才瓜拱,每件单才瓜拱两端,各放置一件三才升。在进深方向,先放置昂一件,昂头之上放置一件十八斗;
http://www.99gujian.com/file/upload/202005/14/083447461.jpg
第四层,面宽方向,在正心万拱之上安装正心枋,单才瓜拱之上安装单才万拱;单才万拱两端头各放置三才升一件;昂头的十八斗之上,安装厢拱一件,厢拱两端各置三才升一件。在进深方向,扣蚂蚱头一件。
http://www.99gujian.com/file/upload/202005/14/083448981.jpg
第五层,面宽方向,在正心枋之上,迭置正心枋一层,在万拱之上各置枋一件,在里外拽万拱上各放置里外拽枋一件,在外拽厢拱之上放置挑檐枋一件,在蚂蚱头上后尾,放置里拽厢拱一件,厢拱两端头各置三才升一件。进深方向,安装撑头木一件。在各个拽枋、挑檐枋上端分别放置斜斗板、盖斗板,起到分隔室内外空间、防寒保温等作用。
http://www.99gujian.com/file/upload/202005/14/083449471.jpg
第六层,面宽方向,在正心枋之上,续迭正心枋至正心桁底端;在内拽厢拱之上,安置井口枋。进深方向,安装桁碗。
http://www.99gujian.com/file/upload/202005/14/083450181.jpg
十字隔架栱
http://www.99gujian.com/file/upload/202005/14/083451661.jpg
单翘三踩斗拱和重翘五踩斗拱
http://www.99gujian.com/file/upload/202005/14/083452951.jpg
单翘单昂五踩栱
http://www.99gujian.com/file/upload/202005/14/083452831.jpg
单翘重昂七踩栱
8
13
第五层,面宽方向,在正心枋之上,迭置正心枋一层,在万拱之上各置枋一件,在里外拽万拱上各放置里外拽枋一件,在外拽厢拱之上放置挑檐枋一件,在蚂蚱头上后尾,放置里拽厢拱一件,厢拱两端头各置三才升一件。进深方向,安装撑头木一件。在各个拽枋、挑檐枋上端分别放置斜斗板、盖斗板,起到分隔室内外空间、防寒保温等作用。
   斗栱在古建筑木构架体系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门类,根据它们在建筑物中所在的位置和作用,可以分为很多种。根据宋代和清代建筑规则的不同,可以分为宋式斗拱和清式斗拱。根据斗栱在建筑物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可以将斗栱分为外檐斗栱和内檐斗栱。

  宋式斗拱名称:“X抄X下昂”是度量铺斗拱铺作的单位。

  在宋《营造法式》的“总铺作次序”条中规定:“出一跳为之四铺作,出两跳为之五铺作,出三跳为之六铺作,出四跳为之七铺作,出五跳为之八铺作”;一朵最小的斗栱应挑出四层、一跳的四层是固定的层,即栌斗、栱、耍头、衬方头。

  斗拱的计数单位是“铺作”,如一朵单抄(或单昂)斗栱有:一的栌斗,一个华拱(或昂),一个耍头,一个衬方头,计四铺作。每增加一个构件,即加一铺作,以此类推。

  斗拱的发展,可以分为这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西周至南北朝。在汉代的明器陶楼和画像砖等文物中,可以看到有斗拱的出现。这一时期,各个斗拱间互不相连。

  第二阶段为唐代至元代。这时斗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构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

  第三阶段为明代至清代。这一时期,斗拱的尺度不断缩小,斗拱之间的间距加密。

             推荐阅读:
             古建垂花,匠心之美
             藻井古建筑天花板_古建筑藻井,穹顶最神秘的诱惑

 

发表评论
0评